重生之我在大清搞工业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3章 陈逸风的九策书

寒风凛冽,淮河早已冰封。

往日繁忙的水运几近停滞,望海城也渐渐安静下来。积雪覆盖着街道,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陈逸风却闲不住,带着楚三爷、迈克、洛根等人骑马在荒野间疾驰。马蹄踏过积雪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的雪花在空中飘散。

“就是这里了。”陈逸风勒住马缰,目光扫过眼前这片空旷的土地。寒风吹得他脸颊通红,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

楚三爷裹了裹大衣,凑到陈逸风身边:“这荒地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陈逸风轻笑一声,“三爷,这里将是未来的工业特区。”

迈克骑马上前几步,仔细打量着地形:“交通确实便利,北面有煤铁资源,南面临海,运输成本很低。”

“没错。”陈逸风点头,“第一步就是建钢铁厂。迈克,你们卡内基家族在钢铁业可是行家,这事得靠你了。”

洛根摘下手套,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快速记录着什么。寒风吹得纸页哗哗作响,他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按住纸张。

“钢铁厂之后呢?”楚三爷问道。

陈逸风眯起眼睛:“机械厂,然后是兵工厂。军火生意最赚钱,只要质量过关,产多少卖多少。”

孟明蛇一直沉默不语,此时突然开口:“先生,京城那边传来消息......”

“我知道。”陈逸风打断他的话,“那些举子秀才先是冲击裕王府,接下来就该找我麻烦了。”

楚三爷面露忧色:“这事不好办啊,读书人最会煽动舆论。现在城里到处都在传,说你勾结洋人,祸害百姓。”

“是啊,”楚三爷也劝道,“要不就低个头算了?跟读书人斗气没好处。”

寒风呼啸而过,陈逸风的马儿不安地打了个响鼻。他伸手安抚着马儿,声音却冷了下来:“低头?他们先是造谣生事,又派人暗杀我,还挑拨地方士绅对付我。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那你想怎么办?”楚三爷皱眉,“总不能又动刀动枪吧?现在朝廷正盯着咱们呢。”

陈逸风嘴角微扬:“三爷是觉得我只会用暴力?这回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与此同时,京城内。

秋七四站在二楼雅间,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屋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几分寒意。

“堂主,都准备好了。”一个下人轻声禀报。

秋七四转身,目光扫过屋内众人:“按计划行事,让这些读书人见识见识我们的手段!”

话音刚落,数十只信鸽便腾空而起,带着密令飞向四面八方。街道上,装扮成小贩的探子们开始行动,在街巷间穿梭。

很快,大字报就贴满了城中各处。“冤”字格外醒目,远远就能看见。路人纷纷驻足观看,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这是什么?”

“陈逸风喊冤的大字报。”

“快看看写了什么......”

探子们动作迅速,几千张大字报瞬间布满全城。紧接着,轻功高手们纷纷跃上房顶,将传单撒向空中。

“大家快看啊,这是陈逸风的九策书!”

雪片般的传单在空中飘舞,连正在示威的读书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传单上写着“陈逸风九策书”,字迹虽然潦草,但足够清晰。

“第一问,朝廷为何要暗杀我?王四莲持秘旨调兵围攻我的明月商行,这是何道理?”

“第二问,承禄府死伤三百多人,难道他们都是叛逆?”

“第三问,为何要毒杀我的家眷,断绝我陈家血脉?”

“第四问,我为望海开设明月商行,带来商机,何错之有?”

“第五问,我捐银十万两修建码头,为何反被诬陷中饱私囊?”

“第六问,我救灾赈济,为何被说成收买人心?”

“第七问,我若真是乱臣贼子,为何不举兵造反,反而在此喊冤?”

读书人们起初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陈逸风理屈词穷的挣扎。可随着时间推移,街头巷尾的议论声却渐渐变了味道。

“这九策书说得有理啊,那朝廷确实做得太过分了。”

“是啊,连人家后代都要断绝,这也太狠了。”

“我听说陈逸风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去年闹灾荒的时候,他可是捐了不少粮食。”

“咱们还是别掺和了,这里面水太深。”

秋七四站在窗边,看着街上议论纷纷的百姓,她轻声笑道:“第一步完成了。”

与此同时,城中各个茶馆、酒楼里,都有人在讲述陈逸风的故事。有说他如何救助穷苦百姓的,有说他如何被朝廷陷害的,甚至还有人说他其实是被冤枉的忠臣。

这些故事或真或假,但经过精心编排,听起来格外动人。讲书人说得声情并茂,听众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了情境中。

而在城外的一处宅院里,几个读书人正在激烈争论。

“不能坐视不管了!陈逸风这是在煽动民心!”

“可他说的那些事,我们也说不清楚啊。”

“对啊,要是他真能拿出证据,那我们岂不是......”

“住口!”为首的人拍案而起,“不管真相如何,我们都不能让他得逞。必须马上想办法应对!”

可惜已经晚了。陈逸风这一手,看似简单的传单,却让局势悄然生变。那些善于思考的人已经察觉到不对劲。这哪里是什么示弱认输,分明是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而那些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读书人,还不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舆论阵地,已经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又一批传单从天而降。这次的内容更加劲爆:有人在裕王府附近发现了密信,证明某些读书人收受贿赂,故意诬陷陈逸风......

与京城的动荡相反,望海此刻一片祥和。

明月商行内,一台木箱大小的油墨印刷机静静摆在楚三爷面前,散发着淡淡的机油味道。

楚三爷眯着眼睛打量这个新奇玩意,眼中满是困惑。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触碰着机器表面,仿佛在确认这不是什么障眼法。

“这是什么东西?”他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