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4章 相见恨晚
李格非对陆临谦虚态度很受用,凝眉想了想:“难得棠儿对你如此属意,但是老夫还是要对你考究一番,要是你能再做一首好词,我就将她许配给你。”
他也不指望陆临能再做一首绝世的好词,只要过得去,日后和门人解释起来,多少还能挽回点面子。
李清照其实也有点期待,不过又怕檀郎会为难。
打了个圆场说道:“爹爹,陆临还伤着呢,你让他在床上怎么作词嘛,也忒不雅了。”
“这如何不雅了,反正日后都是...反正不是外人,关起门来做首词又如何,为父要求也不高,稍微过得去就行。”李格非见女儿处处护着陆临有点不满的说道。
陆临早已经在心里搜肠刮肚,还真让他找到一首:“棠儿,伯父所言甚是,其实那天我被太后杖责的时候空中还有一点小雪,又冷又疼。
但一想到和棠儿相遇那天的场景竟不疼了,后从宫内回去的马车上,心有所感,直到刚刚才补完,班门弄斧,请伯父指点了,棠儿你可否帮我抄录?”
如此才能一举两得嘛~
果然,李清照的眼眶泛红,看着陆临轻轻的点头,去寻来了笔墨纸砚。
陆临缓缓吟道:“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如何共,海棠说。”
朗诵完,陆临长叹一声道:“也只是当时有感而发,今日得以补全,让伯父和棠儿见笑了。”
李格非有些震惊,莫非真有生而知之者?这实在是好词啊,足以千年流芳。
结合陆临的事迹,一个少年乞儿携带幼妹颠沛流离,孤独到只能和月亮当朋友,却依旧骨头似铁硬,饿死不巴结权贵的形象在这位文坛大家心中油然而生。
李清照也从词中感受到陆临的孤独,只是父亲在旁,不好和陆临太过亲昵。
只能看向陆临安慰道:“小和尚,别怕,我以后也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李格非从震惊中醒来,看陆临稍微顺眼了一点,心里不由得感叹,“此子确实聪慧。”
“我问你,你词中之意,穷死也不巴结权贵,那你为何会投靠章相公?如今新党做大,又诞生了多少权贵?甚至你自己也成为了其中之一。”
李格非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还在回味词中之意,于是有此一问。
李清照有点心疼檀郎被质疑,帮腔道:“爹爹,孙子兵法云:‘故三军之亲,莫亲于间’,我相信陆临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
陆临看向李清照的目光带着欣赏和爱恋,这就是他喜欢的女孩,于小事聪慧,于大节无亏。
只有老父亲有点不满地“呵斥”道:“棠儿!你别老帮着他,你...为父还在这呢!”
陆临看着父女俩互相拆台,觉得挺温馨的,笑着解释说:“知我者,棠儿也。若说我完全没有一丝功利之心,那是空谈,我非圣人也。”
“但是章相公的新法确实太过激进,于国于民都并非良药而是鸩毒。事实上我更赞同苏公的‘天下之所以治者,以有礼义也’,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切都急不得。”
李格非感觉自己今天才认识陆临,唔....正式见面今天还真是第一次见。
属实是太过震惊,章惇身边的心腹红人,思想竟然是偏向旧党的?
“陆临,你也是一部主司,朝堂之事不可胡说,你别是为了讨好老夫诓我的吧。”
陆临笑着给李格非拱拱手:“我想讨好伯父是真,不过所言却并非虚假。但元祐党人的主张我也并不认为就是对的,无非一个是鸩毒一个是砒霜罢了。”
“我自有自己的主张,不过机事不密则害成,还请伯父切勿透露出去。”
李格非点点头,这倒像是真话,他现在还指望陆临把苏轼他们救回来,自己家也要依靠他才能保住,自然不会多话。
何况这还是他的准女婿呢。
“棠儿说你有办法把苏公他们召回京城,这可是真的?”李格非的声音有点颤抖。
苏轼此时还在海南儋州种椰子树,苏辙则是在雷州种田,听说兄弟俩隔着汪洋大海,每天都还要互写书信一封,倒是把驿卒累得够呛。
至于黄庭坚等其他苏门学士基本也都被贬谪到南方去了。
“没错,此事我已经在操作,今天伯父登门就是第一步,如果在下所料不差,一切顺利,应该用不了多久苏公他们就能回来了。”
苏门中人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这些文坛宗师的地位摆在那里,在士子心中的地位极高,陆临需要这一股力量。
李格非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微微颔首叹道:“那一切就托付给你了,就算日后被世人说老夫与皇城司联姻乃是趋炎附势,老夫也无悔了。”
李清照闻言有些打抱不平地挡在父亲身前严肃道:“爹爹,正所谓论迹不论心,只要是对朝廷对百姓好的,些许名声又算得了什么?我相信他。”
她一直都相信他,那天和他一起做的定情瓷器昨天刚刚收到,被她珍重地放在床头的箱子里,“但愿君心似我心。”
陆临本只想安静安全地活着,可是受道臻的影响,他才慢慢看清这个世界,一个朝廷风骨虽无,但百姓热血未熄的世界。
如此地美好,又如此地善良。
“伯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相信苏公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陆临也看着李格非认真道。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诠释了苏门追求的东西,让他顿感相见恨晚,没能早点领悟。
苏公他们还有年前伤着的少年不都是身体力行的在践行着这句话吗?只有自己在苟延残喘,畏缩不前。
李父起身走到陆临床前,拍了拍陆临的肩膀,和煦道:“你说得不错,是老夫狭隘了,若是苏公能够回京,他与你一定引为知己。”
旁边的少女笑靥如花地看着陆临,脸上带着红晕,眼光中有一种崇拜的炽热。
陆临也看着她相视一笑,然后缓缓道:“那是晚辈的福分,请伯父放心吧。”
“对了伯父,还有一事晚辈想要请您相助。此事若是得当,苏门中人也能早一步回京。”
李父点点头,一场相谈下来,他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几分:“你说,若是老夫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