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从蹭无极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谈下一话题!

(修改了一下,试试)

临近贺岁档,营销大战热闹了起来。

今年,是票房高速增长的一年,相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26。

新增院线上百家,荧幕增长将近500块。

行业看好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实现历史性突破。

《集结号》,冯导出品不必多说,票房保障。

《投名状》,李连结的过亿片酬成为最大话题。

而现在,《风声》这部严肃题材小成本也加入战场,尤其让人期待。

今年的影市,中小成本电影表现喜人。

《宝葫芦的秘密》以及《不能说的秘密》这样的千万级别投资中小成本影片票房亮眼。

林远有上部《保你平安》的优秀表现,《风声》又是符合市场潮流的严肃题材,加上目前的舆论战热度。

《集结号》,《投名状》这两部大片的夹击之下,它究竟能有怎样的票房表现?

……

《集结号》方面,败下一阵的华艺开始更换营销路线,向正统转变。

冯小钢避谈之前的言论,开始热泪忆往昔。

“一条大河,波浪宽……”

他甚至哼唱了几首老歌,表达对热情年代的怀念。

这天的宣传活动,上台前,他突然有些郁闷,跟王忠磊吐槽:“从来没这么憋屈过,不骂人,能憋疯。”

“行了,到此打住为好。”

王忠军摇头。

“再多说,片子死了,就完了。我问你,咱们要赚钱,得靠什么?”

冯导抽了根烟。“不是电影吗?”

“是股票!”

王忠军叹口气。

“拍电影才挣几个钱,重要的是上市。别忘了你也是股东。股票才是我们的电影,电影则是为了我们的股票。”

“你特么也绕起来了。”

冯导苦笑,这孙子天天玩哲学,画画,混上流社会。

也不会好好说话了。

王忠军有些担忧。

华艺虽然是内地电影巨头,但影视行业,周期长,回款慢,风险大。

华艺这么成功了,现金流甚至都还是是负值。

上市就不一样了。

股票上市,财富暴涨。

大家一起套现走人,财富自由。

而《集结号》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华艺的估值,以及上市。

出不得半点纰漏。

《投名状》,《风声》。

这两部中影的片子夹击之下,情况有些不太乐观。

林远那里,风险太高,不能再骂了。

接下来必须找到新的营销点。

他抬头看向冯导:“对了,你不是看邓朝轧戏很不爽么?把矛盾公开吧。”

“成。”

冯导确实忍很久了。

换个话题,也行。

……

进入12月,《风声》这边,也开始了宣传预热。

中影宣布,《风声》将于12月26日上映,出于对质量的信心,决定发行八百个拷贝,以扩大电影的覆盖范围。

消息出来后,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去年的《黄金甲》,前无古人的1000个拷贝,今年开始成为大片标配。

《集结号》,《投名状》这样的大片,1000个拷贝大家并不奇怪。

但《风声》,这种中等规模的影片,下这么大赌注。

质量真的有那么高?

并且选择在《集结号》同期上映。

“打起来,打起来。”

大家开始期待贺岁档的大战。

林远,依旧不慌不忙。

对《风声》的宣传,他转型成为科普博主。做了一些功勋英雄的资料片。

同时转发了一些考据类的博客。

最让网民吃惊的,是他甚至还替冯导给《集结号》做起宣传来。

这天,林远在自己的频道放出了一条纪录片。

这是《集结号》的原型,在央视《东方时空》的采访。

网民看到后来了兴趣,纷纷留言。

“林导这么高尚?替别人宣传?

“《集结号》的宣传稿里,说是这个事件改编的。”

“不对,是根据这个事件改编的小说《官司》改编的。”

视频上线后,网民开始关注里面的内容。

原型人物老人已经于2005年去世,录像已经是1999年的了。

这时,又有“好事者”贴上了小说《官司》的原文。

围观的网民们,看完视频后又去研究小说。

有种说不上来的别扭感。

(原文大家自己搜吧。)

帖子下,有人指出,这小说有瞎七八写之嫌。

“跟纪录片里的说法有出入啊。”

“细节也不对,很别扭。”

“像是故意在抹黑。”

一些历史细节的错漏之处开始被扒出。

有考据学爱好者开始指出,小说里的相关描写,属于臆想,编造。

帖子发出后,慢慢开始发酵。

之前林远的博文扒了《拯救大兵瑞恩》。

这次,又是《集结号》的原著。

自然地,被媒体关注到了。

有媒体特意去找到了当年最早报道这个事件的《燕京都市报》记者。

对于《官司》这个小说的内容。

他迟疑了一下表示,小说他看过了。

“以老人为原型的小说也好,电影也好,终究不是历史的再现,经过了层层加工。”

“有曲解,有膨化。”

新闻出来后,网民们看出了意思所在。

无非就是:“这很难评,但是确实不是真的。”

讨论中,林远适时在帖子下面对原文进行了点评。

“你让他写战争,他写战士贪生怕死,写欺骗。只是因为他自己怕死,眼中的世界也是这样的。

你让他写伟大的斗争,他理解不了什么叫伟大,他的世界里也不存在斗争。艺术创作者无法理解那个时代,他们的世界里,贪生怕死才叫伟大。”

不少人回帖。

“说得好。”

“确实。”

“这东西,呵呵。”

有一些作家也注意到了这个帖子,开始指出小说里的编造之处。

这个帖子影响力越来越大,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下场讨论。

冯导,有些慌神了。

“有完没完了!这孙子怎么还替我宣传上了。这跟私闯民宅有什么区别?”

发现林远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宣传”之后,他暗叫不好。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电影还没上映,林远带着网民,拿小说原文跟采访,开始了细节对账。

宣发稿件已经发出去,撤回也来不及了。

《集结号》的宣传现场。

他心情糟糕。

能怎么办呢?

那个视频,是央视所拍。

林远只是转搬运载,自己最多指责他没有版权意识。

但这孙子本来就是盗版剪辑起家的,他能怕这个?

小说原文又是网民贴上去的,自己起诉网民?当第二个凯爷?他再剪个《馒头》出来?

算了吧,最多谴责谴责网络盗版。

他长吸一口气,面对着台下的记者。

“冯导,请问您真的跟邓朝决裂了吗?”

“我们注意到,邓朝跟孙丽宣布即将结婚了。”

“对于她俩的结合,您有什么要说的呢?”

冯小钢心情更差了。

刚开始,自己找的新营销点,关注度还行。

早在电影拍摄期间,邓朝在《甜蜜蜜》跟《集结号》剧组之间轧戏,他就非常不满。

林远的舆论战之后,他就开始主动聊这个话题,转移注意力。

在记者面前,他不点名的激情开喷。

“我告诉你,你们这帮明星,就是特么狗屎,什么star啊,就是孙子……”

也博得了一点关注。

但是没想到,邓朝这孙子,反阴了自己一把。

自己带着剧组来到MTV颁奖礼,宣传电影。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

没想到邓朝竟然在自己面前,骑脸开大!

他公开向孙丽示爱,公开了恋情。

舆论哗然,热度爆炸。

大家对绯闻的关注,远远压过了《集结号》。

自己当场黑脸走人,只能骂邓朝无耻。

这个新话题,又砸了!

连邓朝这孙子,都利用自己。

电影,舆论。

都特么玩夹击是吧。

眼下,自己真的不知道该聊什么了……

台下,记者们还在没完没了的提问。

“冯导,您跟邓朝……”

“请问邓朝,孙丽……”

“邓朝……”

他不想听,不愿听。

甚至不知道他们问了什么。

好像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耳朵里像是灌满了这个叫“邓朝”的苍蝇,嗡嗡响个不停。

他终于爆发。

“能不能别问了,就特么没人对电影有兴趣是吧!!全特么是邓朝孙丽!!我特么都听烦了!!”

冯导的发火,开炮,媒体早已习以为常。

台下的媒体们倒也并不惊讶。

这年头,干娱乐的,除了林远。谁不骂人?

都习惯了。

既然人家发火了,那就聊电影呗。

“请问冯导,有报道指出,林远那条帖子里,都认为您改编的那篇小说涉嫌塞私货,您怎么看?”

“林远那条帖子里,有网民怀疑您用献礼的名义,骗取电影的防盗版支持您怎么看。”

“有人认为,《官司》这篇小说透露出的内容来看,您的电影很有可能三观不正,林远的那条评论您怎么评价?”

“您到底是不是刻意抹黑?”

又来……

冯导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觉得右耳朵里,又多出一只叫“林远”的苍蝇。

嗡嗡声翻倍了。

他看看一旁的王忠军,又看看主演们。

他们也看着自己,表情尴尬。

“你们就不能聊点啥?都特么挤兑我是吧……”

沉默中,他抓起杯子,举起,迟疑后,又慢慢放下。

他终于还是出离了愤怒,向着台下发出了嘶吼。

“聊特么什么电影!!给我说邓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