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特别强烈的愿望实现了,你也未必会快乐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主人公夏洛从学生时代起便爱慕校花秋雅。在秋雅的结婚典礼上,夏洛打扮得光鲜亮丽,让小舅子开着玛莎拉蒂送他去婚礼现场,并豪气十足地献上大红包。这种种行为,都反映出了夏洛深藏于内心的愿望:功成名就,赢取校花走上人生巅峰。

一场意外让夏洛穿越回1997年,“未卜先知”的他成为了校园风云人物,之后更是成功进入演艺圈,成为炙手可热的巨星。名利双收的他顺利迎娶学生时代的梦中女神秋雅,过上了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的豪华奢靡的生活。

可是,儿时的梦想一一实现了,夏洛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他怀念现实生活中的妻子马冬梅,怀念过往那种拮据却又简单明媚的日子。他沉浸在回忆中,过得郁闷不堪。

人心的浮躁,很多时候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有的人梦想能获得巨额财富,有的人梦想能一夜成名,有的人梦想能获得无比幸福、圆满的爱情和婚姻。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加上无穷无尽的负荷,哪怕内心动乱不堪,也不肯轻易地放下。每逢有人问起,我们都会美其名曰“执着”。可等到年华老去,鬓白如霜,回想起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恐慌、不安、绝望的心境,只觉得灵魂深处溢满了空虚与遗憾。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曾提到,人在幼年时期很容易满足,轻易就能变得快乐。的确,孩子的快乐标准很低,他们不懂得要求更多的东西。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一切都变了。

佛家中有“五欲六尘”的概念,五欲指“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欲望,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长大后的我们,往往逃离不了五欲六尘的束缚,随着想要的越来越多,我们获得快乐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复杂,并直接与权力、名利、财色挂钩。

实际上,靠外在条件获得的快乐,往往无比短暂。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特别强烈的欲望实现之后,你反而会感到一阵空虚,不再觉得它重要。从普通高中到重点大学,从小公司到大国企,从小助理到总监……你奋发进取,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每一次追求。可等追求的东西到手之后,你却失望地发现,那并不是你生命中真正想要的东西。

欲望的实现确实能让你获得快乐,只是这种快乐就像走马观花,在你眼前倏忽滑过,却无法在你心里生根,带给你长长久久的满足感。就好像国产剧《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最终实现了曾经心心念念的一切,大牌服装、奢华的包包、优越的生活,可蓦然回首,她突然意识到她所得到的都不重要,她最向往的始终是那种安稳简单的生活。

可惜的是,生活中能冲破执念束缚的人寥寥无几。欲望紧紧缠绕着我们,禁锢着我们的心灵自由,磨损了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我们变得蝇营狗苟、面目全非。

2015年,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的夫人离开了世间。文怀沙老先生给夫人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为“人人走向必然,这儿就是必然,谁个例外”。有人将这幅上联发给达照法师,想要请他写一幅下联。达照法师这样写道:“事事都需放下,哪日不曾放下,何必今朝。”

古人有云:“无欲则刚。”过剩的欲望会将人拖入痛苦的泥潭,放下欲望,好比放下心灵的负担。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付出诸多代价,可真的到了愿望实现的那一天,才痛苦地发现他所渴盼的财富、名与利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可见,拼死拼活地争名夺利并不一定能获得快乐。实现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美国的舒勒博士曾在其著作《快乐的态度》中找到了获得快乐与满足感的秘诀,总结如下:

1.承认自己的弱点,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

2.不为一时的挫折伤心苦恼,而是积极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富有正义感。

4.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都秉持一颗淡然的心,胜不骄败不馁。

5.发自真心地帮助别人,同身边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

6.哪怕受到不公平待遇,也要抱着一颗同理之心看待世人,富有同情心。

7.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坚守个人的信念。

8.保持开朗的心境和乐观积极的态度。

有心理学家用脑神经原理来“诠释”快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能从一些很小的事情中合成‘多巴胺’,他们永远活在当下,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英国脑科学家则认为,那些只有在得到什么东西或实现了外在欲望之后才能感到快乐的人,他们生命的形式一定是在低层。由此可见,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快乐,而不必被欲望所绑架,活在患得患失的恐惧中。不妨放弃心中的执念,和自己和解。勇敢地卸下欲望的包袱,轻装上阵,重新出发,去追逐心灵的自由和真正的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