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2016)
王力军主编更新时间:2020-02-26 16:21:26
最新章节:二、论文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2013年起,《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每年都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开展,本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品牌。本书对2016年中国学术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重点是总结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情况,但由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本书同时也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2016)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王力军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总第8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0.1万字 - 会员
戏台与相机: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T.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让历史上西方与东方在镜头里互视。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国的报道,聚焦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故事与地理景观,为跨越百年的无声文字与影像赋予多重审读视角。全书重点放在“西南一隅”,梳理了关涉西南形象的四重主题,涵盖植物地理、道路交通、历史16.3万字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8港口志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12.8万字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2期/总第152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20.4万字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4期/总第154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19.2万字 - 会员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万变”之长河,“不变”之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讲述中国历史的血脉精神,在兴衰、传承与变迁中,寻找中国历史的源与流。本书从疆域、民族到黄河、长江运河、丝路等十个方面将历史和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庞大的协作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历史13.3万字 - 会员
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
本书是2018年“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从“非洲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非洲法语国家对外关系”与“中国的非洲法语国家”三个维度,阐释了法非关系的历史脉络、重要特征和变化趋势,欧非关系的走势。作者团队主要由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交学院等资深专家教授组成,这也是本论文集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历史14.1万字 - 会员
寻找“世界岛”:近代中国中亚认知的生成与流变
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重要区域,中亚在古代、近代和当代呈现出不同的文明生态与地缘政治意义。作为与之存在密切历史与地缘关联的中国,如何在历史的连续性维度中构筑起我们对于中亚认知的整体性,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西北方向域外认知框架的丰富与完整。基于对中亚地缘重要性和中国对外认知整体性的考量,本书从整体和分区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的中亚认知流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力图在我们既有的西域认知和当代中亚区域认知之间,历史13.4万字 - 会员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二版)
本书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很好的入门书。历史27.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地理与世界霸权
《地理与世界霸权》是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的生涯力作。全书用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追溯了从远古到20世纪初的世界发展,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呈现出一部深刻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历史地理15.2万字 - 会员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本书通过多种栏目设置从不同侧面立体展现名人风采。“名人简介”介绍名人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成才启示”深度解析名人成才原因;“相关链接”讲述名人成长的相关背景、轶事。同时本书还选配了近200幅珍贵的图片,过肖像、文物、古迹等与名人息息相关的元素,还原名人的生活场景,再现历史。历史地理40.4万字 - 会员
中国地理百科
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深海大洋;朔风凛冽的茫茫大漠、蓝天白云的万里草原;锦绣江南的水乡雅韵、奇美幽邃的山川大泽……让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去领略祖国各地的地理风光。才林主编的《中国地理百科》用优美、典雅的文字,采用图文并茂、注音详解的形式,以名山险峰、河流湖泊等地理、人文元素为主线,将中国大地上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贯穿起来,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融国土、民风、环境、资源、经济为一体的中国人文历史地理7.4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自助游指南
本书以丝绸之路历史为线索,将现在依然遗留的丝绸之路的名胜古迹串联起来,形成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路线。在介绍历史的同时,还要展示现在依然能够被我们看到、接触到的当时的古迹,让人有亲身造访和体验的机会,打造“亲眼看到丝绸之路”、“亲身经历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而演化出一条条带着读者寻访丝绸之路古迹的旅游路线。不仅要有历史文化的介绍,同时也有对旅游景点的详细信息的介绍(包括交通、食宿、风物等),图文并茂历史地理10.4万字 - 会员
中华地理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本书用平易通俗的语言,生动讲述了我国境内奇特自然地理现象的故事。读者通过阅读故事,不仅学到了知识,了解到这些地理现象的存在,而且通过“地理探密”板块,对这些地理现象的科学成因有所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神奇的自然界打下基础,使本书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每篇故事配有“博闻馆”和相关图片,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历史地理6.8万字 - 会员
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
全书从1420年写起,贯穿六百年的历史,以八对概念揭示京津冀城市群的变迁过程。以学术著作写作的严谨保证全书的质量,以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保证全书的语言风格,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全书的写作,力争达到诠释如下四个原则的目的:1.揭示城市功能的变化;2.揭示城市群地理格局的变化;3.揭示各城市间的交互影响;4.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地理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