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
更新时间:2023-08-28 20:30:06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为理清汽车碳排放,本书将汽车碳排放划分为汽车生产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和汽车上下游碳排放三类;运用需求/产业预测、情景设置、排放分析三个模块,对当前汽车碳排放以及基线情景、双碳情景下的未来汽车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汽车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从低碳制造、低碳交通、低碳材料、低碳能源四个维度探讨减碳的技术路径、减排成本、责任主体和措施建议;畅想了双碳目标下的汽车新生态,结合国际零碳汽车相关政策和国内外汽车企业的碳中和目标,围绕我国的汽车零碳之路,提出了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书适合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作为科普读物阅读,更适合汽车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双碳研究人员、汽车政府管理部门、关心交通领域减碳的研究人员作为产业研究的读物,也适合汽车、交通等领域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参考文献
- 10.4 小结
- 10.3 零碳发展政策建议
- 10.2 实施“三步走”战略
- 10.1 零碳发展路径
- 第10章 零碳之路: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政策
- 9.5 小结
- 9.4 汽车企业的低碳路径比较
- 9.3 整车企业的减碳路径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世界能源清洁发展与互联互通评估报告2020:非洲篇
当今,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以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等挑战。非洲未来将出现较大的能源需求,而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是实现非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和电力互联互通,保障能源供应、优化用能结构、降低用能成本,是解决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的能源困境的重要手段。本书提出世界能源清洁发展及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对54个非洲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和深入研究,分析其基础经济11.6万字 - 会员
世界级城市群与首都高质量发展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把握首都发展要义,为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生态文明等维度深入研判世界级城市群与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作与成就,聚焦首都发展问题,提出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对策建议。经济14.2万字 - 会员
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0)
本书通过三个部分为读者呈现信托行业在2019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行业年度报告”是对信托行业全年发展状况的系统性研究;第二部分“风险管理专题研究”探讨了信托传统和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与资产处置等热点话题;第三部分“创新业务专题研究”以金融科技、服务信托、REITs等为切入点,理论结合实践探索信托创新业务的发展。本书不仅梳理了中建投信托多年来对信托行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也凝聚了来自国家智库学者的智慧经济16.6万字 - 会员
息壤之约:特色小镇与新经济邂逅纪实
本书梳理了息壤小镇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有代表性的27家中小企业,它们行业不同、技术不同、创新不同,却在小镇与新经济的碰撞中熠熠生辉,成为新经济“小而美”的典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息壤小镇发展至今依赖企业坚定信念,自挖潜力,迅速调整,以变应变;依赖企业家的担当、坚忍、创新、无畏和搏击巨浪的气魄。以息壤小镇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自强发展的实例,增强中小企业克服困难的信心,引导全国特色小镇“特色”高质经济15.7万字 - 会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研究:基于创新驱动视角
本书从“能力成长”和“创新驱动”这两个视角研究学界多年关注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本书认为,决定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变量是“能力成长”,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明显的“能力缺口”。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在国内解决“三农”问题及倡导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前提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经济17.6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永顺村卷:平原农业村的脱贫之路
利辛县永顺村位于安徽省北部,是华北平原上一个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村。这个村与其他贫困村相比,贫困状况较为严重,同时又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本书以永顺村作为调研的目标村,在帮困扶贫、惠及民生的实践中,对永顺村村情概况、村庄治理、贫困户识别、贫困信息核查与动态调整、贫困户帮扶等方面展开调研。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通过预调研、部门调研和抽样问卷调查、专题调研和补充调研的方式展开经济8.7万字 - 会员
2023—2024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蓝皮书
本书在总结全球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领域发展、重点区域、特色园区、企业情况、政策环境、热点事件等多个维度,对2023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剖析,并对2024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展望。本书可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把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脉络、研判其前沿趋势提供参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注重研究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持续发挥对政府机关的支撑作用经济13.2万字 - 会员
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报告(2019)
本书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成都市医美产业协会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成都市首部医美产业发展报告,从成都医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协调、终端消费群体、产业配套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呈现了成都市医美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投资机遇。本书主要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力图为读者呈现成都市医美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也力图通过深入的理解和剖析,对成都市医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形成有价值的研判。经济17.6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青龙寺村卷:微产业、小循环
青龙寺村地处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属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片区。本书在秦巴山片区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青龙寺村,对该村主要的贫困问题、贫困成因、精准扶贫工作进展、产业扶贫成效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分析,认为应提升片区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建立“微产业、小循环”的扶贫机制,通过较短的产业链,面向地方或范围较小的市场提升贫困人口的产业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精准脱贫。经济9.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高增长之后:房地产行业变局与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起飞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调整,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快速下行,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预期减弱、需求不足、供给冲击”的三重压力持续叠加,房地产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房地产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变局,未来房地产行业如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从中央政府到各地市政府以及房地产企业的重点关注议题,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部门经济18.7万字 - 会员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确定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该产业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2020年国务院最新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要求要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然而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面临电池技术瓶颈、行驶安全性和销售价格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等诸多困境,究其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部门经济11.2万字 - 会员
一本书读懂换电经济
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当今能源结构转型的大势所趋,零排放、零污染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外卖等即时配送行业的电动自行车如何补能才更方便快捷?全球主流车企陆续宣布停产燃油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动汽车是选择充电还是换电?蔚来、宁德时代和奥动等头部企业为换电市场带来了哪些颠覆性改变?换电经济未来将何去何从?本书从“双碳”战略出发,系统分析了换电产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特征和政策标准,详细论述了换电的技术精部门经济12.8万字 - 会员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III)
膜技术在我国水资源、能源、环境和传统技术改造等领域已发挥关键性作用,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可以反映出国家过程工业、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本报告对全球特别是中国膜产业的发展现状、关键共性技术、产业竞争力、膜市场格局、宏观战略与产业政策等角度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呈现了中国膜行业在技术创新、民族品牌建立与国际化方面的进展状况,对于中国膜研究机构特别是膜企业审视自身、有针对性地选择未来成长方向和道路具有重要部门经济13.3万字 - 会员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
为理清汽车碳排放,本书将汽车碳排放划分为汽车生产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和汽车上下游碳排放三类;运用需求/产业预测、情景设置、排放分析三个模块,对当前汽车碳排放以及基线情景、双碳情景下的未来汽车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汽车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从低碳制造、低碳交通、低碳材料、低碳能源四个维度探讨减碳的技术路径、减排成本、责任主体和措施建议;畅想了双碳目标下的汽车新生态,结合国际零碳汽车相关政策和国内部门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新能源汽车“双碳”战略下的汽车工业革命
本书立足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详细梳理了国家出台的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沿趋势、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电池管理系统(BMS)为独立章节,重点阐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部件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路径,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以及充电桩进行了详细分析。本书适合从部门经济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