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张虎 周楠 韩爱华更新时间:2025-03-17 19:28:14
最新章节:附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采用统计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张虎 周楠 韩爱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航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19)
本书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形成为评价核心,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对航空经济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有关航空经济区评价的研究内容,而且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各航空经济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的监测和评估,揭示了我国航空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经济16万字 - 会员
中美布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清洁能源合作
本书通过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出发,全面总结分析了中美清洁能源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因素、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政策及行动、中美两国发展清洁能源合作互动历程、合作现状及潜力、合作的重点领域,以及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清洁能源合作的冲突和障碍,并提出了未来深化中美合作的政策建议。经济14.5万字 - 会员
环湖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与绩效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7%,它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环鄱阳湖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演变与绩效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书基于地理学三大定律、水资源约束理论、城市规模等级理论和城市异速增长理论,运用分形模型、门槛模型、情景模拟法、DEA-Malmquist模型等方法,探索水环境约束下的环鄱阳湖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的过程及绩效,以期为经济8.3万字 - 会员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7年5月22~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本书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主要分为5个部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其推进策略、科学内涵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增收、其他农村改革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介绍了各地的有益探索和创新经验。经济28.4万字 - 会员
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改革探索:大宁实践
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如何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解放生产力,提升民众自我发展能力?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以内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山西省大宁县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本书考察了脱贫攻坚、资源价值化、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等农村改革实践,将一线实践置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层面探讨,提出了诸多具有启发性和解释力的思考线索,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经济18.6万字 - 会员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本质,系统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和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并从创新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场化机制和产能共享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经济10万字 - 会员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本书采用统计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经济12.2万字 - 会员
走进军营村:高求来讲述山村巨变
本书以村志的笔法,以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为切入点,书写新时代农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主要从村落概貌和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上高山谆谆嘱托、“弱鸟”先飞脱贫活村、勠力同心终改面貌、努力求变为民谋福、村委引领全民参与、民风净化智慧引领等方面,着力描绘在基层干部群众的带领下,不断拼搏的中国人,努力建设家乡,促进蝶变的奋斗过程。本书旨在体现中国乡村新风貌,用大量的篇幅,不同的侧面体现出村志的时代特点、经济12万字 - 会员
园区高质量发展新逻辑:临港案例
本书从高水平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金融创新、空间建设、低碳发展等六个维度描绘了临港的创新实践,对实践背后蕴含的新的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进行了理论探索,每章末还选取了部分国内外其他优秀园区的实践进行了对标研究。经济2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