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萧条:1929—1939(经纬度丛书)
(德)扬-奥特马尔·黑塞 (德)罗曼·科斯特 (德)维尔纳·普拉姆普更新时间:2025-06-26 14:52:42
最新章节:附言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德国经济学家黑塞团队多角度、多层次解构1929—1939年大萧条,告诉你世界运行的本质。不仅是一部经济史,更是关于人性、勇气与希望的史诗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失业潮涌……当年的世界究竟如何走出那场经济黑洞领悟危机时刻突破之道,参透繁荣年代决策细节,贯通经济运行历史逻辑。这是一部剖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著作。现今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将焦点放在20世纪初期的经济危机,试图将它研究透彻以避免人类重蹈覆辙。围绕这个话题,学者们推出了很多理论,比如这次经济危机是否因为德国、美国领导人的行为加剧;西方各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鼓励了极端主义;人类应该怎样认识新的经济危机;在当今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应该采取怎样“正确”的行动?对于这些问题,三位作者在书中作了回答,同时细致地阐述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机制;评论了政府的策略;总结了解决危机的策略,让现今的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对经济危机产生更深层的认识。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欧阳珺
上架时间:2025-06-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大萧条:1929—1939(经纬度丛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德)扬-奥特马尔·黑塞 (德)罗曼·科斯特 (德)维尔纳·普拉姆普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垄断与自由贸易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1757)
本书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私人贸易”的概念,分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组织模式,并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法国等国的跨国贸易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探讨贸易网络动态、决策过程以及港口和组织背景,本书证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是欧洲和亚洲之间贸易扩张的主导力量,她还揭示了18-19世纪,英国为什么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经济15.4万字 - 会员
梁方仲著作集:明代一条鞭法
本书收录了梁方仲先生1936年到1966年三十年间刊发的关于一条鞭法的十篇论文,涉及一条鞭法的名称、内容、推行经过、当时人的相关争论等,均为一条鞭法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从《明实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典籍及大量明清方志、政书、奏议、文集、笔记中爬梳史料,细加辨析,对一条鞭法作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附录1956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条鞭法》(王毓铨先生译),以为学界提经济21.7万字 - 会员
中国货币金融史(修订版)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古代货币金融史,下篇为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全书综合运用了历史学、钱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我国两千余年的货币金融史,提纲挈领地作了概括论述,阐明了历代货币和信用机构的源流及变迁。本书在2006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次修订,丰富修正了原有内容,同时增加了最新出现的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货币等新内容。既回顾货币历史,又展望货币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比较系统地讲述中经济45.6万字 - 会员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
本书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与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质,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亚细亚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二是阐明中国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亚细亚君权专经济24.6万字 - 会员
嬗变之境:晚清经济与社会研究疏稿
晚清时期被称为“千年变局”,中国逐步被纳入世界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制度和环境都逐步发生变化,巨变、缓变与不变交织一体。本书所关注的主题,始自“思想与观念”,继之“舆论与社群”,终于“制度与体制”,主旨在于瞩目晚清思想、社会与经济领域一种“嬗变之境”发生衍变的复杂走势,大致反映了本人踏入晚清史研究后的兴致所在。各篇研究风格虽有较大差异,且不乏粗疏陋见,但均系僻居乡野发覆学术过程中的所得所经济27.1万字 - 会员
梁方仲著作集: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部分。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首先在江浙一带建立了粮长制度,其后推广到湖广、江西、福建等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粮长制度多有变革,但一直是朱明政权统治人民、剥削人民的有力工具。书稿从粮长制度的历史渊源及设立目的、粮长的职务和特权、粮长制的演变、粮长的阶级分化及粮长制对人民的祸害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认识明代社会和历史的一部经典著作。经济18.1万字 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本书作者于晓华深耕农业经济学多年,此次聚焦元明清三朝700年的历史,分析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全球贸易、货币发行、官商经营等,从一场场危机、改革中探寻王朝崩溃的必然。在他笔下,三朝兴衰的过往有了深入、客观、普遍的解释,更延伸至民国时期的币制改革、金融现代化。书中详细讲述了,元兴灭金、灭宋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人灵活的财政与金融制度,斡脱商人为元朝的崛起撬动了亚欧大陆上人才与资源的流通。而大经济14.8万字- 会员
货币简史:从贝壳金银到数字货币
在现代世界中,货币,无处不在。个人资产起落和大国政经博弈,都少不了货币穿针引线。读懂经济,必须读懂货币。要理解货币,就必须拨开噪音与误解,进入货币的历史长河中,寻找货币演变的真正逻辑。在《货币简史》中,青年学者徐瑾用5大模块、30个维度,从货币的基本理论出发,阐释了货币的本质。书中不仅回顾了货币从金银到纸币再到数字支付的历史变迁,还特别关注了银行系统和中央银行的角色,探讨了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以及货经济12.1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
本书汇集了作者研究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中国工业资本估计问题、中近代的产业革命精神等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主要专题文章,主要文章有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起步、1933年中国制造所得、中国工业资本估计等。经济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