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脉胀理论的提出与定义
一、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难题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由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的血压计测量动脉血管内压力大小而产生的疾病名称。当测得动脉血管内压力持续超过一定数值后,即被诊断为高血压,由高血压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血压病。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许多中医文献包括高等中医院校教科书都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肝风的范畴。但临床上有许多情况,血压升高而且持续不降,却没有眩晕、头痛等不适;相反,许多眩晕、头痛并不是血压升高引起的。因此,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诊断经常会碰到与高血压诊断无法对应的难题,导致书写中医病案时常常无法写中医诊断,或者牵强附会,明明病人没有眩晕,却偏偏写个眩晕,以示对应,闹出不少笑话。在治疗上,中医习惯参照眩晕、头痛等辨证治疗高血压,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有时眩晕、头痛等症状好转了,血压却没有降下来,反之,有时血压下来了,症状却没有解除。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最佳方法,西医西药对降血压的机制研究得相对清楚,而中医中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脏腑辨证上,其辨证的基础不是依据与高血压机制相近的中医理论,而是参照眩晕、头痛等辨证。由于高血压的机制与中医眩晕、头痛等的机制完全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缺少一个合适的结合点。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成为了中西医并用,常常陷入西药降压为主,中医为辅的难堪境地。怎样才能提高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在哪里?这是近年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二、脉胀理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
之所以出现中医对高血压的诊断牵强附会,疗效不高,治疗效果不被认同,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运用中医理论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上进行合理解释。人们已经习惯于用西医来解释中医,而不习惯用中医理论来解释西医。如果运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有可能从根本上与高血压的内涵和概念保持一致,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套新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临床疗效,有可能重新建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体系,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这才是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点。
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胀”的论述极为相似。《灵枢·胀论》云:“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胀即血脉胀满,是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以“血脉胀满”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血脉”疾病。主要病位在“血”和“脉”,是“血液在脉道内运行异常,引起脉内压力过高”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所说“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的血管综合征”的概念基本一致。在中医“血脉理论”的指导下,把“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取代一直以来中医内科沿用的“眩晕”、“头痛”等不能与高血压对应的中医病名,并且提出一套以“血脉辨证”为特色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与实践方案,改良传统的“脏腑辨证”,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三、脉胀的定义
“脉胀”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云:“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说明脉胀是营卫气血的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营卫气血在脉内运行异常,最终导致血脉压力增大,血脉胀满的疾病。病位主要在血和脉,独立于脏腑之外而又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并发脑胀(脑血管、眼底病)、心胀(冠心病、心衰)、肾胀(肾衰)等脏腑并发症。
通常早期病位在血,可由于火热迫血、血液上行,或气血郁滞、血流迟滞,或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液迟缓,或痰浊瘀血阻滞经络、瘀塞不通等导致血液不畅,血脉内压力增高,相当于单纯性高血压而无合并动脉硬化阶段;继续发展,病及于脉,可由于痰浊瘀血侵蚀脉络,引起血脉阻滞不通,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甚至斑块形成阶段;如果治疗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中风偏瘫、气促浮肿、胸闷胸痛等疾病,相当于并发心、脑、肾、眼等严重并发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