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脉胀的理论源流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脉胀”的专篇论述。《灵枢·胀论》记载:“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为什么会引起脉胀呢?《灵枢·胀论》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中医理论认为,“营在内,卫之守也,卫在外,营之使也”(《灵枢·本脏》篇)。营卫并行是正常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卫气运行方向逆乱,甚至与营气逆向而行,就会导致营气运行不循常道,营气运行不通利,必然引起血脉壅塞不通,而致脉中压力增大,脉搏胀满,所以叫做脉胀。明代医家张介宾在解释这句话时指出:“脉大者,邪之盛也,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坚者,邪之实也,涩因气血之虚而不能流利也。”此处清晰地解释了脉胀的基本病因:一是邪实,二是气血虚。二者均可引起气血不能流利运行,从而导致脉压增大而出现脉胀。至于哪些因素会引起脉胀,《灵枢·胀论》也有明确的解释。“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这里明确指出:脉胀是“营卫”的病变,也就是气血的病变,气血运行失常为逆,营卫气血留止而不行,则为脉胀。其中,“气”不能正常运行,是引起脉胀的主因,正如《灵枢·胀论》中所言:“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此外,《灵枢》也专门讨论了“气之令人胀”的部位有3种:一是在血脉,二是在脏,三是在腑。其实,胀在血脉是胀的基本病理,胀在脏腑,应该是脉胀对脏腑的影响,此处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情形是相同的,如“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这是血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合并心衰时则表现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若先有脉胀,再遇“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则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