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高血压从血脉论治

一、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
血脉是运行血液的通道,与心相连,联络着脏腑官窍、四肢百骸,输送血液至全身各处,发挥着濡养作用。心主血,脉行血,心、血、脉三位一体,共同完成了“心主血脉”这一生理活动。血行于脉,“脉为血府”是对血脉形态与功能的精确描述。
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来源于水谷精微,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在经脉中运行,滋养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精神、意识、思维等神志活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机能。“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为奇恒之腑,有运行气血的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除了脉道通畅是气血流行的必要条件外,脉还有约束和推动血液在脉道内运行,令其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重要作用。脉的充盈度即血的多少,是心气强弱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脉反映血液的情况,血液在脉中运行,浮现在皮肤表浅的脉络可以直接反映血液的变化。《脉经》中首次确立了寸口脉法的脏腑配属,对于以脉象来推断脏腑病机大有裨益。如据其所载:“胆虚,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以脉测证可知其证为少阳经阳气虚,阳不上达,脑窍失煦所致。书中还载有眩晕、头痛可见的多种脉象,如“关前为阳…阳弦则头痛”,“脉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其他眩晕、头痛可见之脉有“寸口脉浮大而疾”、“脉紧”、“脉弦”、“脉微细而弱”、“脉细而数”、“脉洪大长”等。这些脉象的记载,对我们今天推知当时眩晕、头痛与今之高血压的相关证候也极有意义。其中的弦、紧、细弱、细数、洪大而长等均属高血压常见之脉,提示我们这两种证候在当时见证中,可能有不少当属今之高血压范畴。
西医学认为,血压水平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两个因素,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外周血管阻力则主要与血管口径和血液黏度有关,而血管口径则受到神经、体液和血管本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血管硬化是最为常见因素。而高血压又常常导致动脉硬化,早期表现为全身细动脉和小动脉痉挛,日久管壁缺氧,呈透明样变性,亦称为细动脉硬化。此外,长期血压升高和细动脉反复痉挛可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基底膜样物质增多,与渗入内膜下的血浆蛋白融合在一起。随着疾病发展,内皮下玻璃样物质积聚越来越多,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中膜平滑肌受压萎缩,细动脉管壁弹性减弱变脆。动脉血管的这一变化,体现在中医四诊,则见以弦脉、细脉,而尤以弦脉为主。由于“低血压”和“高血压”均可导致出现“眩晕”、“头痛”的证候,以往临证是从气血的盛衰做出辨证。自从血压计的普遍应用,中医临床才得以将不同血压异常的“眩晕”加以区别,并在临床上再认识。将不同血压异常的证候特征进行准确的辨证认识,结合传统“厥气上行,脉满去形”理论的新见解,为中医学对高血压的理论认识赋予现代内容。
心是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动力器官。《素问·五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归于心”。血是通过脉而归于心的。而脉约束和推动血液在脉道内运行的原动力来自心脏,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心主身之血脉。”脉是血液循行的通道。心“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与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血者濡也,脉者渎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难经》记载了心脏与血管的关系:“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三毛”便指的是与心脏相通的三条大血管。《灵枢·血络》:“血出而射者……血少黑而浊者。”便是分别对动静脉血客观的描述。脉行气血,以通为用。《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血液对周身脏腑的濡养作用是以“血脉通达”为前提的,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人心动,则血行诸经”(《医学入门》)。心气的充沛、脉道的通利、血液的充盈是“心-血-脉”系统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先决条件。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推动血行之动力,基于此,可以认为血压就是气的体现。脉为血之府,心主血,脉行血,心、血、脉三位一体,共同完成了“心主血脉”这一生理活动。因此,血压是对“心主血脉”这一生理活动的表述。
综上所述,“血者濡也”、“脉者渎也”、“心主血脉”,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黄帝内经》中明确认识到心、血、脉共同组成了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这与西医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不谋而合,同时我们发现中医所说的血脉生理病理功能等同于西医循环系统的生理病理功能。因此,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借鉴现代医学的观点,将血管疾病及其相关性疾病统称为“血脉病”。血脉疾病与西医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脂异常、脑血管病等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机演变规律。主要因六淫外侵、七情过极、痰瘀阻滞或久病耗损引起气输布运行障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病久不愈,痰瘀互结,渐成病结,则气病及血,导致血脉疾病。正如《灵枢·本藏》所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是以“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血脉系统解释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其辨证论治,为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二、中医名家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经验
中医学认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气病累血,血病则累气”。高血压随着病程的延续,病情进一步发展,殃及血分,使血行不畅,终至瘀血阻络。症见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偏身麻木,胸痹心痛,面唇发绀,舌质紫黯,脉象弦涩。治以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活血化瘀可用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益母草、牛膝。行气止痛可用枳壳、柴胡、乌药、檀香、薤白、元胡。
近年来有学者从气血理论来认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出从营卫失调来论治高血压。“气血冲和”的外候表现为正常血压值范围,而“气血失和”的病理状况则表现为异常的血压变化,如血虚气弱可表现为低血压,气盛血逆可表现为高血压等。
王清海教授认为高血压属于中医血脉病变的范畴,根据心、血、脉三者共同构成循环系统的特点,认为血压升高相当于“血脉胀满”,根据《黄帝内经》理论提出用“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取代牵强附会的“眩晕”、“头痛”等诊断,认为脉胀理论更能合理解释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内涵和病变实质。根据中医血脉理论,提出“血脉辨证”的新概念,把单纯血压升高对应“病在血”,把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对应“病在脉”,若出现了心脑血管并发症时,对应中医的脉胀并发脏腑病变来处理,如脑胀(中风)、心胀(心衰、冠心病)、肾胀(肾衰、水肿)等,并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郭维琴教授认为,高血压患者早期因情志因素而致气滞血瘀;后期因热邪伤阴,致阴虚血阻,气血瘀滞;晚期因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因疾病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导致血瘀的因素,且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入血”,故从“心主血脉”的认识出发,“从心论治”高血压,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可事半功倍,收桴鼓之效。
李思琦认为血脉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现代医学血管性疾病均属于血脉病范畴,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血管病、外周血管高血压等,这类疾病均是由于供应相应脏器的血管发生病变,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脏器缺血而产生的病变。并认为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为血脉病发病的根本,脂质代谢异常是血脉病的病理基础,痰、瘀是血脉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浊脂积留,生痰化瘀,胶结于血脉,最终闭阻血脉是血脉病病机演变的基本规律。
杨晓霞、王馨璐以活血息风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药物组成:天麻、川芎各10g,红花6g,地龙10g,丹参、葛根各30g,钩藤20g,牛膝15g,石决明、生牡蛎(均先煎)各30g,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0%。
石海澄认为高血压属于中医“脉痹”范畴,《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脉者,源于肾而主于心。”从瘀方面论治高血压,应用以下四种治法:①疏肝理气,和血解痉降压:精神紧张,情志不舒、久郁、恼怒则伤肝,肝伤则木失条达,疏泄失常,气血失和,血行失序,脑失所养。头晕头痛,常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兼见失眠多梦,急躁不安。治宜疏肝理气,和血解痉,佐以安神定志。②健脾化痰,降浊活血降压:脾胃属土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脑为清阳之府,气血之总汇。长期嗜酒,过食肥甘厚味,则损伤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痰浊内生,脂质沉积,壅阻血脉,血脉不利,脑失所养,则头痛头晕,困倦嗜睡,兼见形体肥胖。③补肾活血,利水降压:《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脉者,源于肾而主于心。”肾为水脏,主水,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若先天不足,年老体衰,或七情房室劳损,导致肾虚,一则髓海失充,脑神经功能失调,二则水液代谢失司,潴留体内,充溢脉道,留而不去,血脉不利,从而血压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腰膝乏力。治宜补肾活血,利水降压。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地龙、丹参、泽兰、益母草、猪苓。偏阴虚兼见手足心热,面色潮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则去附子、肉桂,加桑椹、首乌、枸杞。偏阳虚者则形寒肢冷明显,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沉迟,加巴戟天、锁阳、枸杞。④益气养阴,活血降压:高血压晚期出现气阴两虚证候,头痛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神疲乏力,气短,动则尤甚,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纳差,腰痛,舌暗,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脉细弱。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降压。方用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明显者加怀山、白术、茯苓,阴虚较著者加玉竹、首乌、石斛、枸杞、桑椹、沙参,心悸明显者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腰痛、乏力明显者加杜仲、桑寄生、枸杞。
丁书文治疗高血压主张活血脉,化痰湿,痰瘀同治。他认为高血压病程较长者多伴有血瘀之象。古有“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之说。瘀血阻滞气血运行及水液代谢,水湿停聚,酿成痰湿,而痰湿又阻滞气血运行,导致血瘀。此类病人往往痰瘀互现,宜用活血药配伍利湿化痰药物。
刘渡舟自拟方,三草随机变:自拟三草汤(夏枯草、龙胆草、益母草三草,配以芍药、甘草)治疗高血压。方中夏枯草清肝散结,龙胆草清泻肝经之火,益母草为厥阴血分之药,性善行走,能行血通脉,重用芍药,和营敛阴,缓急解痉,甘草调和诸药。此方适应范围较广,基本方基础上可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