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义为利 身劳心安
训曰:程子云:“所谓利者,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但寻自己稳便处,皆利心也。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是利。凡人惟弃利己之心,以求义之所安,则为忠臣者亦此道,为孝子者亦此道。”人人皆当以此语为至教①而奉行之也。
训曰: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②何由而生?
【注释】
①至教:最好的教导。
②过差:过失和差错。
【译文】
训言说:程子说:“所谓利,不单是财利的利,凡是有贪利之心就不可以。比如做一件事,只找对自己稳定妥当、方便易行的去做,这都是利心所至。圣人把义当作利,义存在的地方就是利。一般人唯有抛弃有利于己的私心,而去寻求道义的所在,那么作为忠臣是这一途径,作为孝子也是这条途径。”每个人都应当把这段话作为最好的教导而奉行它。
训言说:荀子说:“虽然使身体劳累,但内心却能够安宁的事要去做它,利益虽少但道义多的事也要去做它。”这两句话虽然简单却很重要。人的一生如果能按照这两句话去做,那么过失和差错又怎么会产生呢?
【解读】
自古以来,人们多为利与义所困。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义和利的不同取舍,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利分为财利和利心,这两种利都是和道义相违背的。因此,要想追求义,必须抛弃利。无论是为国家尽忠,还是为父母尽孝,都应当抛弃私心。在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离不开“利义”二字。利字当头、弃义不顾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挖国家墙脚,贪污、受贿,倒卖国家重要资源,以求中饱私囊,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还有一些人,处处考虑自己的得失,与人交往总是斤斤计较,甚至于连自己的父母也不顾。凡此种种,皆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与道义的堕落。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倡导“义”,在不失义的情况下追求应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