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视角的土地财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1)提炼中国发展经验从而可能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使用新政治经济学方法、委托代理模型、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微观企业以及居民各行为主体的土地财政相关行为,然后逐渐放松假设,使得政策的调整和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地方政府行为优化是重点问题,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设定是难点问题。使用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性,需评估地方政府面临的成本和收益。现行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会偏离社会最优目标,例如更重视土地财政收入,而忽视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这说明效用函数的参数设置需要校准。

(2)提出土地财政的本质不是财政而是金融,不是收入而是负债。土地财政是对未来收入现金流进行抵押获得融资,类似于企业从股票市场融资。本项目从金融工具的视角评估土地财政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效应,可以借鉴资产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框架。土地财政的影响和机制传导问题数据的收集需要大量的调研,如果缺少相关数据,则需寻找和设计代理变量。需要克服模型内生性问题,例如那些产业升级成功、科技创新实力强、实体经济较好的城市土地财政收入和房价也较高,同时那些具有较强升职动机和可能的领导对于土地财政和产业升级均有影响等等,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解决。学术方法方面使用多种计量模型评估土地财政的机制和影响。衡量土地财政不仅考虑土地出让金,还考虑靠土地信用进行的融资以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资源错配效应。土地财政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书使用各种计量模型稳健分析精确评价土地财政影响。

(3)政策建议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使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地方政府不仅仅被赋予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还应该保持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职能。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地方政府考核因素较多,需要重建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的政策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废除土地财政。


[1]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研究Finance,中文语境中财政和金融似乎从字眼上看区别很大,但英文语境里财政和金融都可以用Finance表示,根据后面分析土地财政这一英文翻译对作者来说似乎更达意。财政学一般用Finance或者Public Finance;而金融学一般用Finance或者Money and Banking。扩展一点讲,根据樊纲在《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序言《宏观经济学与开放的中国》里面论述学科划分的原则,中文语境的金融学基本对应国外货币经济学或者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英文语境的金融学多指公司金融、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