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参考文献
[1] 程前昌.乡村(农村)、城镇(城市)与区域(空间)之间的内涵关系辨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3):15-20.
[2] 刘冠生.城市、城镇、农村、乡村概念的理解与使用问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54-57.
[3] 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86-90.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5] 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5):40-44.
[6] 赵春音.城市现代化:从城镇化到城市化[J].城市问题,2003(1):81-85,6-12.
[7]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32-37.
[8] 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9(2):24-35.
[9] 刘伟德.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建议[J].城市规划,2000,24(11):25-28.
[10] 周世祥.“城市”概念若干问题质疑[J].西昌师专学报,1998(2):1-4.
[11]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5):58-61.
[12] 秦志华.中国乡村社区组织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13] 陈勇,陈国阶.对乡村聚落生态研究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认识[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1):54-57.
[14]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15] 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49-58.
[16] 祝怀刚.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5):448-452.
[17] 周如昌.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些看法[J].中国农村经济,1985(12):1-8.
[18] 杨建军.关于逆城市化的性质[J].人文地理,1995,10(1):28-32.
[19] 王小伟,朱红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53-355.
[20] 史培军.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1):37-42.
[21] 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6-17.
[22] 史培军.三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23] 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7.
[24] 史培军.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5):1-9.
[25] 张继权,刘兴明,严登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6] 孟庆楠.灾害及灾害管理研究评价[J].辽宁气象,2002,(3):42-43.
[27] 张继权,冈田贤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J].城市与减灾,2005,(2):2-5.
[28] 马玉宏,赵桂峰.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9] 贤武.灾害管理的7大方式[J].新东方,2003(2):10.
[30] 刘波.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管理模式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1).
[31] 勒培杰.探析中国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00-201.
[32] 孙长征,马福生,周静海.浅析散落居民点村庄的综合防灾规划[J].小城镇建设,2010(9):54-57.
[33] 刘柳.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对策研究与震害预测评价[D].广州:广州大学,2011.
[34] 刘柳,冼巧玲.农村防灾减灾规划: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10(9):51-53.
[35] 方佳军,罗敬军.构建五大防灾减灾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J].重庆行政,2006(2):20-22.
[36] 葛学礼,申世元,朱立新.农村抗震: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城市住宅,2008(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