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农村灾害成因与特征
在我国,乡村的范围一般是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包括乡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1-3]。2006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37万km2,加上建制镇镇区用地面积也不足6万km2,余下的乡村地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9.38%;2006年中国的乡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6.1%[4]。目前,中国仍有7.13亿农村人口以及上百万个村落与集镇,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53.4%,农村聚落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5]。可见,乡村复合承灾体呈现区域性特征,它的地域面积大,覆盖范围广。
图2.1 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图
中国地势从海拔8000多m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6],沟壑纵横,山势陡峭。水系地域分布也极不均匀,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多处于湖泊周围低洼地和江河两岸及入海口地区;而内流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36%,多位于西北山地,河道淤浅,雨季都易泛滥成灾[7]。我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界处,绝大部分地区被地震区和地震带所覆盖[8],全国共分为10个地震区,其中包括23个地震亚区,这些亚区又分为30个地震带,这些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图2.3)。可以看出,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人类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农村区域极易产生区域性致灾因子和诱发灾害(图2.1)。而我国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形、不稳定的季风气候等导致城乡区域的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种类多样,导致重大自然灾害频发,这些情况对我国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受城乡“二元化”政策、制度的影响,中国乡村灾害防御研究远远滞后于城市,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发展过程中建房占地与聚落空废化现象并存,农村发展无序、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一直实行二元化管理,多年来防灾的重点是城市为主,农村整体抗灾设防水准较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小灾大损现象屡屡发生。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了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农村地区防灾减灾问题需统筹考虑。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将我国未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防灾工作统筹考虑,提高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使农村致灾因素逐步减小,为农村聚落发展提供安全环境,是一个急需开展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