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一个非典型西二旗程序员的故事
21世纪的前20年,是属于互联网行业的。
百度、QQ、微信、淘宝、支付宝……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被这些互联网产品或多或少地改变。而那些设计和开发这些产品的人所处的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
不管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都被互联网行业的高薪和机会所吸引,争先恐后地加入到了时代的浪潮里,改变着这个行业,也被这个行业改变着命运。
我也是其中一个被互联网改变了命运的普通人。
我出生在山东烟台,从小学习成绩还不错,高考考进了山东大学(以下简称“山大”),学习当时热门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我又考到通信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北邮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号称“西二旗码农培训基地”。跟山大综合性大学的氛围完全不同,北邮的校园里充满了一种技术型学科主导的气氛——学校里到处都是各种技术竞赛的横幅,开学时都是各种技术协会的纳新活动,学生们走在路上甚至都在讨论各种前沿技术问题。
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和北邮本校生的差距,开始了奋起直追的学习:每天在实验室里自学编程到半夜,有时候教学楼的门都锁了,需要翻窗出门才能回宿舍;回宿舍的时候电梯停了,我需要爬11层楼梯。那段时光是十分充实的,感觉每一步都很真实。
大概花了一年时间,我基本追上了北邮本校学生的水平,很快在实习季拿到了阿里巴巴的第一个Offer,岗位是数据挖掘工程师。后来在毕业季我又拿到了国企、外企、互联网公司等各种单位的5个Offer,并最终选择了一家有北京户口指标的位于西二旗的外企——比我来北京时的预想要好太多。
这是互联网第一次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刚毕业在外企工作的那段时间是轻松的,经常每天下午5点,全组的人就都已经走完了。我每天早早下班,买菜、做饭、健身、看书……想等着拿到户口之后,就跳槽回阿里,去加班,去拼搏,去追风,去逐浪。
我是一个天生的观察者,那段时间的空闲时光,更让我有时间去观察身边的这群互联网人。
西二旗的互联网人,尤其是程序员们,真的很独特。他们喜欢穿简单款式的衣服,他们喜欢讨论技术和融资,他们喜欢把挣到的钱攒起来买房……他们是和三里屯、国贸、望京等地的职员完全不一样的群体。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午睡失败后,我起床写了一篇描写这群人的种种特质的文章,并花了5分钟时间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又花了5分钟在线生成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头像,把文章发了出去,并分享到了朋友圈。
当晚,这篇文章在公众号0粉丝的情况下阅读量爆掉了,在西二旗人的朋友圈里大范围刷屏,很多人都在转发,最终阅读量达10万+。
这篇文章火了之后,马上就有很多广告公司和媒体过来找我,但是当时我觉得自己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程序员,于是一边接广告一边继续更新着公众号,准备挣点零花钱。
接着很快,我在业余时间写的另外几篇稿子也火了,其中有一篇以“西二旗人”为主角的稿子,全网阅读量近千万。那天这篇稿子登上了微博、知乎等各大平台的热搜,多家媒体都在转载,甚至连湖南电视台的网络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都邀请我去做嘉宾。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做程序员的话我可能很难做出这样的成绩,于是决定辞职专门去做自媒体。3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室现在已经有了多个知名IP,全网粉丝近千万。
这是互联网第二次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现在的我,仍然生活和工作在西二旗。在这个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心,我每天都看到人来人往,人潮里流动着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精神——也可以叫“西二旗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包含着“人人平等,注重内在,靠努力改变命运”。
看着这些争先恐后来到西二旗,追逐着时代浪潮的年轻人,我想起刚毕业的时候,我曾经特意问过几位前辈,初入互联网公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他们的回答让我受益良多。
于是今天,我决定自己写一本书,讲述如何在互联网行业立足,并记录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感触,希望能对想要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有所帮助。
本书能够成稿,要感谢我们工作室的同事们,感谢小翡、行者、一张大千、Jessica、沐秋、楚楚……,感谢你们参与了这本书的制作,也感谢你们一直和我在一起用自媒体记录这个时代的故事。
景岁
2021年12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