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蒲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惊魂查房日

黄老没有巡视跟着的医生队伍,而是快步往病房走去。

身后的队伍默不作声的跟着,熟悉黄老的人都知道,他此时已经进入了提问模式,这个模式下黄老咄咄逼人,语句中带着杀气,谁来都得挨黄老说两句。

“来吧,今天第一个病人,主管医生是谁?”

人群中一个高挑的女医生举起了手。

“赵静啊,那你来说一下这个患者的情况。”

“患者男性,25岁,摩托车事故导致骨盆骨折、肝撕裂伤,入院时血压80/50mmHg,心率130次/分,INR 2.5,纤维蛋白原100mg/dL。”

“入院后,已输注4单位红细胞和2单位FFP,但凝血指标仍未改善。”

“下一步,这个病人……”

赵静还没说完,黄老抬手阻止了她继续说。

“谁来回答一下,患者下一步需要选择哪些血液制品。”

“凝血指标未改善,可以输凝血因子。”

一个研究生趾高气昂的回答道。

“很好,我问你,FFP是什么?”

黄老转头看向回答的人。

“额,是新鲜冰冻血浆,从新鲜全血中在六到八小时内分离出的血浆。”

“哟,您还知道呢,还舔着脸说要输凝血因子。”

“FFP含有什么?”

“包,包含全部的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因子Ⅴ和因子Ⅷ。”

回答的研究生越说声音越小,最后低下了头。

“张口就来,不过脑子,哼。”

“来,谁能给我个正确答案。”

“冷沉淀:10U用来补充纤维蛋白原,保证纤维蛋白原数值大于150mg/dL。”

“这回答还算靠谱。”

一个科里资深医生的回答得到了黄老的肯定。

“还有么?”

“嗯,还需要补充血小板,剂量为每十公斤一单位血小板进行注射,来维持血小板数值。”

“不错,还有什么?”

资深医生沉思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黄老叹了口气,准备公布答案,这时他注意到了蒲凡。

“来,蒲凡,你说说这个患者还需要补充什么血液制品。”

“不需要。”

黄老带着笑意,蒲凡的专业知识确实过硬,一眼就看出来黄老提问里埋的坑。

“这个患者应该停止输注FFP,因为FFP虽然会补充凝血因子,但是会稀释纤维蛋白原,这也是这个患者凝血指标未改善的原因。”

赵静听完眼睛一亮,这个知识其实就在课本上,但是往往创伤性失血的患者,都是按着赵静给出的方案来进行输血,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黄老问完意犹未尽接着问道。

“那这个患者一开始使用氨甲环酸是不是更好一点。”

“这个患者不适用,因为创伤超过3小时后使用氨甲环酸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骨盆骨折的患者,血栓风险更高。”

“而且,早期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纤溶亢进,但是需要排除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而这个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用了氨甲环酸只会让病情变得更糟糕。”

几个研究生听完恍然大悟,刚才甚至有人想补充说使用氨甲环酸,但是迫于黄老的气场,没有说出来。

“瞧瞧,你们要都像蒲凡这样,以后查房我还费啥口舌提问啊。”

“知识都在书上,你们就不知道看。”

“这要是在抢救的时候,你们用错药了,导致病人死亡。”

“你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大家沉默不语,都只希望快点度过查房时刻。

黄老盯着赵静修改了治疗方案,按照蒲凡说的停止FFP输注,增加血小板和冷沉淀的输注。

躺在床上的患者大气不敢喘一下,刚才黄老怒目而视的样子,吓得他也不敢说话,这让他想起来高中时期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训话的场景。

不敢回忆,不敢呼吸,只希望这件事快点过去。

“您的病情在好转,您有什么问题随时叫护士反映就行,记得在满意度调查上给我们好评,回见。”

黄老换上一副和蔼可亲的嘴脸,跟患者道别。

走出屋子,黄老的脸又变得严肃起来。

赵静看着黄老前后的反差,心里偷笑着。

医院搞这一出患者满意度调查,整的黄老跟精神分裂一样。

“妈的行政办公室,整什么满意度调查,搞得医院跟外卖一样,还要五星好评。”

黄老暗骂一声,接着带队往后走去。

-----------------

“诊断不对。”

“还不对。”

“荒唐!”

“恭喜你,你的患者抢救无效,死亡了,死亡原因是他的主治医生是个蠢蛋,就连中毒原因都分不出来。”

随行的队伍此时都满脸带汗,不知黄老是不是因为满意度调查的事,今天加大了火力输出。

骂的一众医生抬不起头。

而蒲凡,跟在黄老后面负责黄老骂累了以后,说出正确答案。

众人害怕之余,看向蒲凡的眼神都多了一丝崇拜。

“好羡慕蒲凡有这么一个好脑袋啊。”

“记性好有什么用,他是个自闭症,不知道哪天就疯了。”

“切,你这就是嫉妒。人家蒲凡不光记性好,长得也帅,你不觉得他今天有点像冠希。”

“镇关西?”

“跟你说不着,你就是嫉妒他。”

黄老也听到人群里的窃窃私语,看向蒲凡的眼神带了些许关心。

不过对于蒲凡来说,流言蜚语丝毫不会影响到他。

“来,就是你,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黄老指着说镇关西的那个男医生。

“那个,黄老,问题是什么。”

黄老冷哼一声,没有说话,脸上挂满了嫌弃。

赵静连忙站出来,开始描述病情。

“60岁男性,突发左侧偏瘫1.5小时,NIHSS 12分,CT平扫阴性。”

“这是患者情况,黄老的问题是最后正常时间为早餐后,但12:30曾正常接电话,是否符合静脉溶栓时间窗?血管内治疗需补充何种影像?”

“额,那个,12:30患者正常接电话,到患病,符合静脉溶栓时间窗。”

“你放屁。”

幸好此时躺在床上的患者正在闭目养神,不然看到黄老骂人可能会怀疑医院医生的素质。

黄老冲蒲凡摆摆手,然后扶着额头直叹气,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蒲凡不为所动。

“蒲凡,黄老应该是让你回答。”

赵静在一旁好心提醒着。

“最后正常时间,应该从早餐后计算,能正常接电话不代表偏瘫没发作。所以时间超过四个半小时,不符合静脉溶栓。”

“这个需要进行CTA/MRA来评估大血管闭塞程度以及ASPECTS评分来确定梗死核心。”

蒲凡回答简洁,却全都答到了点上。

黄老看着蒲凡,又看看镇关西哥,连连叹气。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比人和蚂蚁的差距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