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权的“小麻雀”
又一个专家犯了事,不过这回却巧得很,肿瘤专家!我们从肿瘤专家得“肿瘤”的过程可以解剖出,这是一个医疗系统集权犯事的典型。
吕桂泉的集权让人可怕:集党务、行政、财务、人事、设备、基建等大权于一身。有了这个前提,他当然喜欢揽权,在肿瘤医院,大小事情由他一人说了算。以此发展下去,凡是胆敢对他稍有顶撞的人,就会被排挤出去。因此,只要他说话,没有办不成的事。
据有关部门分析,医疗行业中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基建、采购和收费等环节,那些手握实权的院(站、所)长,通过基建工程发包、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等,大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中饱私囊。吕桂泉的钱有许多就来自医药红包和基建这两只口袋。因为他的集权,生意想给谁做就给谁做。
集权下产生的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成了近年来群众反响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一句在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老百姓最怕上法院、进医院;进了医院才知道:死得起,病不起。”这特别能说明群众对医疗行业的无奈和不满。因为平民药房那时候开得很少,老百姓看病配药只能上医院,就算现在有很多的平价药店,医院照样是药商的重点进攻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医疗行业已经成了腐败的高发区,而且发“病”势头居高不下,浙江省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显示,该院近年来涉及医疗行业的立案数已经占立案总数的43%。
高度的集权让吕桂泉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也就有了圈内人都知道的不成文规矩:到任何地方都要有名车接送,同时还得有人陪吃陪玩。如果他的派头只是在合法年收入高达20万元内自我创造的,也就罢了,可惜的是,这些都是他用权换来的。
解剖吕桂泉这只集权小麻雀是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医疗腐败的滋生蔓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毋宁说是中国转型时期权力与资本畸形结合的腐败现象的一个侧面”。医院领导权力过于集中,医药用品采购中不实行招投标,往往由院长、药房部主任说了算等情况是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主要根源。因此,遏制医疗腐败,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要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标本兼治:一方面,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查处一起处理一起,并对那些违法犯罪分子严加惩处;另一方面,兴利除弊,改革原有机制,实行体制创新,打断权力与资本的“畸形结合”,例如,公开招投标,而且不能走过场,应该公开、透明。
吕桂泉是咎由自取的,然而他过分的集权留给我们可资的话题却很多。
(原载《杭州日报》200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