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1:06:55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绪论
第一章 霍乱与中国近代至抗战前的霍乱流行
一 关于“霍乱”
(一)“霍乱”简介
(二)霍乱的传播途径
(三)霍乱的流行特征
二 霍乱自19世纪以来在世界的大流行
(一)人类霍乱发源地:印度恒河三角洲
(二)19世纪的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
(三)20世纪以来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
三 中国19世纪以来至抗战前的霍乱流行
(一)中国抗战前霍乱流行概况
(二)民国时期至抗战前三次霍乱大流行
(三)中国在抗战爆发前后防治霍乱的能力
第二章 日军细菌战体系及其霍乱细菌武器
一 日军细菌战体系
(一)日军细菌战机构初创
(二)日军海外六大细菌战部队
(三)日军细菌战部队系统
二 霍乱武器在日军细菌武器中的地位
(一)日军研究和使用哪些细菌用于细菌战
(二)日军为什么选择霍乱作为细菌武器
(三)霍乱在日军细菌武器中的重要地位
三 日军的霍乱菌武器研究
(一)731部队的霍乱研究机构
(二)霍乱的各种研究项目
(三)霍乱人体实验与活剖
四 日军霍乱细菌的生产与霍乱细菌战方法
(一)日军的霍乱细菌生产
(二)日军霍乱细菌战的方法
(三)日军霍乱细菌弹问题
第三章 1938—1941年日军的霍乱细菌作战
一 1938—1939年日军的霍乱细菌作战
(一)1938年华北铁路沿线霍乱细菌战
(二)1938年非日占区霍乱流行概况
(三)1939年诺门罕细菌战的霍乱作战
(四)1939年在中国南方的霍乱作战
二 1940—1941年日军的霍乱细菌作战
(一)1940—1941年东北霍乱流行
(二)1940—1941年华北日军的霍乱作战活动
(三)1940年731部队在浙江细菌战中的霍乱攻击
(四)1940—1941年华南的霍乱流行与日军细菌战活动
三 1940—1941年中国政府的战时防疫体制及其对霍乱的防治
(一)1940—1941年中国政府战时防疫体制的建成
(二)中国政府颁布《霍乱防治办法》
(三)1940年与1941年全国霍乱流行数据对比
第四章 1942年日军对中国的霍乱细菌战
一 1942年日军在中国北方的霍乱作战
(一)1942年东北日军的霍乱作战
(二)1942年华北日军的霍乱作战
(三)1942年华北八路军制定防御日军霍乱等细菌战的措施
二 1942年日军在浙赣实施的霍乱菌攻击
(一)日军浙赣霍乱作战的策划和目的
(二)浙赣地区霍乱细菌战经过
(三)浙赣霍乱细菌战的后果
三 1942年广西、贵州的霍乱大流行与日军细菌战的关系
(一)1942年广西的霍乱
(二)1942年贵州的霍乱
四 1942年日军在云南的霍乱细菌战
(一)日军侵入云南
(二)日军在云南保山等地的攻击与霍乱疫情的暴发
(三)云南霍乱攻击的伤亡人数
(四)云南霍乱疫病的防治
第五章 1943年侵华日军的霍乱细菌战
一 1943年日军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霍乱细菌战
(一)1943年日军在东北、华北地区的霍乱细菌战
(二)1943年中国南方的霍乱流行与日军细菌战
二 1943年日军鲁西霍乱细菌战
(一)作战背景
(二)作战目的与作战的策划准备
(三)作战的第一阶段
(四)作战的第二阶段
(五)细菌作战造成的死亡人数
第六章 1944—1945年侵华日军的霍乱细菌战
一 1944年侵华日军的霍乱作战和中国的霍乱流行
(一)1944年日军在中国北方的林县霍乱作战
(二)1944年日军在中国南方的霍乱作战
(三)1944年中国的霍乱流行
二 1945年侵华日军的霍乱作战与中国的霍乱疫情
(一)四川省的霍乱流行
(二)吉林长春的霍乱流行
第七章 侵华日军霍乱细菌战之审视
一 侵华日军霍乱细菌战的特性和规律
(一)日军细菌作战的特性
(二)日军霍乱作战的规律
二 日军霍乱细菌战的后果与危害
(一)侵华日军霍乱作战的次数、范围、危害人数
(二)日军霍乱细菌战的危害特性
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霍乱疫情和日军霍乱作战的关系
(一)抗战时期中国的霍乱疫情
(二)抗战时期湖南的霍乱疫情
(三)结语
附录 《抗战六年来全国防疫工作概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