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 闪烁时代光芒的杨家沟
教学基地概况
一、历史概况
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杨家沟扶风寨马氏庄园。转战陕北时期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在这个黄土高原的小村落里居住长达四个月之久,是当时中国革命的政治和领导中心。杨家沟是转战陕北、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随行官兵共计600多人,从佳县神泉堡出发,转战陕北进驻到米脂县杨家沟。从此,杨家沟和中国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党中央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20个日日夜夜,于1948年3月21日离开杨家沟,并经吴堡川口,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很快赢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杨家沟革命旧址占地总面积为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万平方米,现属纪念馆管理的占地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00平方米。现保存较好的旧址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任弼时、胡乔木、陆定一、叶剑英、彭德怀、杨尚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战役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中共中央政治部、亚洲部保卫科、中央机关医院、解放日报、广播电台、陕西省委、参谋部、新华社、西北局、公安处、情报局、通讯班、供销科、印刷厂等重要革命旧址。
杨家沟革命旧址纪念馆1972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杨家沟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在革命旧址内建立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第二期红色经典景区。
二、主要建筑及历史文物
1.十二月会议旧址
旧址是晚清窑洞建筑,其建筑形式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倒座厅房”窑洞四合院。院子正中倒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就是召开十二月会议的会议室,大概有20平方米左右,当时开会用的桌椅还放在会议室里。四合院正面5孔窑洞及东西两侧的6孔厢窑为叶子龙、汪东兴等同志的办公室及后勤处办公室,整个院落保存完好。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二月会议”,称杨家沟会议。毛泽东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全面分析总结了全国形势,制定了在战略进攻的新形势下党在各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号召,彰显了伟人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2.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新院)
旧居是窑主马筑平先生亲自设计、监修的“新院”。窑主运用自己的学识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既体现了西方建筑之典雅,又反映出陕北窑洞建筑之雄浑,被后人称为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47年11月22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来到这里时,开明的新院主人马筑平,将这耗资巨大、耗时漫长的私人庄园无偿地献给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新院中间的三孔教堂式窑洞里一共住了四个月零两天,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以来,居住条件最好、办公最宽敞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毛泽东纵横捭阖,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分析了中国革命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人民解放。
3.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
纪念馆处在杨家沟村扶风寨原马氏讲堂祠堂院内,是杨家沟革命纪念旧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为1911年建的“马氏讲堂”,后院为续建的“马氏祠堂”,是陕北地区保存的唯一一处家族宗祠与讲堂,属晚清建筑。毛泽东主席来到杨家沟后,在这里召开过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
纪念馆从2005年9月开始筹建,2006年6月24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1260平方米,展馆面积为680平方米,共收集制作照片、地图、形象板等348张(幅),展示革命文物实物35件。纪念馆馆匾是人民文学先驱茅盾手书真迹,共分九个展室:“历史抉择”“枣林沟会议”“保卫边区”“小河会议”“沙家店战役”“神泉号令”“十二月会议”“军民情深”“历史丰碑”和一个多媒体音像室。主要以历史照片、文字、革命文物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沙盘等陈列,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和中央机关1947年3月18日主动撤离延安,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西柏坡,在转战陕北的1年零5天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杨家沟是党中央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这里对转战陕北一年多进行总结和回顾具有重要价值。
4.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
纪念馆院子外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全国唯一的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这块碑是1947年3月7日,河岔区2000多农民在这里召开庆祝劳动人民翻身大会,为纪念这次大会,表达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激之情,他们推倒了豪绅树的“功名碑”,树起了劳动人民“翻身碑”。透过翻身碑,可以看到土地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再受封建土地制度的压迫。
三、教学情况
“转战陕北”发生在解放战争最艰苦、最严峻、最困难的时期,是党中央、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军英勇奋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关键一年。杨家沟作为一个伟大历史的转折点,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把杨家沟带出了大山,走向西柏坡,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杨家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警陕西省总队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榆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榆林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并被列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拍摄基地。作为红色革命文化的载体,杨家沟拍摄了《北斗》《人生》《大决战》《那年十二月》《延安颂》《张思德》《保卫延安》《延安锄奸》《盘龙卧虎高山顶》《延安爱情》《兰花花》《解放》《血色浪漫》《知青》《杨家沟的天》等许多影视作品,杨家沟革命旧址的革命光芒永远启迪着后人。
教学目的
依托杨家沟革命旧址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通过参观和讲解,感悟解放战争时期转战陕北的革命历程,体会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感受党在杨家沟时期的群众路线,领略毛泽东驾驭全局的战略眼光,回顾党对自身建设的重视,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继续前进动力。
教学专题
杨家沟是转战陕北时期毛泽东和中央居住时间最长的村落。从1947年11月22日到1948年3月21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里从事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活动,留下的革命纪念旧址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1946年6月国民政府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面进攻被粉碎之后,国民党又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党中央延安所在的陕甘宁解放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和西北野战军主动撤离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光辉历史。转战陕北初期,革命形势异常艰难,毛泽东率领的中央前委多次遇险,在最危急的时刻距离敌人仅隔一个山头。在到达杨家沟前夕,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全国的解放战争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西北战场上,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战局,从此,中共中央结束了转战陕北最艰难的阶段。1947年11月22日,黄土高原寒意正浓,代号为“亚洲部”的党中央机关来到了杨家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20多天,离开的时候正好是第二年春分,中国革命也在这一时期走过了寒冬,走向了胜利。我们讲杨家沟是两个点,它是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在这里,毛泽东和党中央从事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活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在全世界最小的司令部里,领导和指挥了全世界最大的解放战争;组织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军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三查等形式,统一了全军思想,激励了广大官兵的革命士气;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召开了十二月会议、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从事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许多光辉著作,仅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就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关于工商业政策》等11篇,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指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其中在1947年12月5日—8日召开的十二月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阐明了土地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中央在杨家沟的主要活动分为三个方面:
一、土地改革:永恒的时代课题
来杨家沟,最让人震撼的就是中西合璧的新院,透过它能感受到当时地主经济的发达程度。杨家沟是全国罕见的地主经济条件集中的村庄,马氏地主集团占有周围四五个县的十八万亩土地,土改时全村240多户人家中,地主就达到了72户。密集的地主经济使杨家沟成为研究当时中国土地问题的典型案例。
1942年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带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对杨家沟的典型地主经济进行了调查,形成了《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的调查报告。报告翔实全面地描述了杨家沟马姓地主集团的经济情况,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农村地主经济的实质,为当时土地政策的制定、土地改革的推行、农民利益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到达杨家沟的两个月前,中共中央在佳县神泉堡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制度,制定了依靠贫农,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方针。这一政策有效地调动了贫农中农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如何妥善对待地主、富农成为关键。在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广大农民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极左地对地主阶级开展批斗,杨家沟出现了吊打地主的做法。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听说要斗地主,觉得好玩,就让警卫员带着她去看,斗争会上吊人打人的惨状让她受到了惊吓,回来后就大哭不止。毛泽东听了之后非常吃惊,他亲自找农民谈话询问,并指定任弼时、陆定一马上调查土改中的错误。无独有偶,当时在西北局主持后方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土地会议精神的习仲勋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11月1日在绥德县召开的义合会议上出现的“削削削,削尽地主土豪,杀杀杀,杀尽贪官污吏”的口号让他深感担忧,于是,他随之下到各地去调研,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一些解放区土改中的“左”倾风潮十分严重,有一些地区还发生了滥打滥杀的现象。这些血泪斑斑、触目惊心的现象在解放区土改中屡屡出现,让习仲勋同志深感焦虑。在十二月会议期间,他参加了土改小组的讨论,把土改中极左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并表达了自己对土改形势的看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在十二月会议上《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毛泽东强调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制度,消灭地主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本人,对地主、土豪,我们的政策是分给他们一份土地,让他们去生产去劳动。正是这种及时纠偏的做法,使土地改革得以顺利平稳进行。
回顾杨家沟的土地改革,可以看到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看到我们党政策制定执行中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及时纠偏的良好做法。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的生计发展,事关我们的吃饭问题,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目前,农村土地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现阶段提倡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利益成为下一步农村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这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党的建设: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全党上下一心、共克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将党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毛泽东同志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提出,“为了坚决地彻底地实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必须整编党的队伍,在党的地方组织方面,特别是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方面存在的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解决。”如今,基层党建仍然是我们党的建设薄弱环节,基层党员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内活动常态化,是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这一时期党的建设还体现在作风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安步当车,穿的是补丁衣,吃的是钱钱饭,是艰苦创业的典范。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曾经这样讲,行军时他见主席用一条毛巾先擦脸后擦脚,就建议给他再去领一条,没想到主席幽默地说:“脚总是走路,它比脸辛苦,合用一条还不应该么?”李银桥就对主席说:“那就新领一条毛巾擦脚,用旧毛巾擦脸不就行了?”主席转过来说:“嗨!你这个同志,账不是这样算的,如果我们每个人少领一条毛巾,节约下来的钱就够打一场沙家店战役了!”
在杨家沟十二月会议期间,适逢毛泽东54岁生日,机会难得,大家提议聚一聚给毛主席祝寿,毛主席坚决拒绝,“不行!不能给我祝寿。”他当时就提出来,“第一,现在在打仗,前方战士流血牺牲,我祝什么寿啊!第二,大家都很辛苦,用不着给我祝寿。第三,我才54岁,也不是特别大的岁数,也用不着祝寿。不行,不祝寿!不能从我这儿开这个例子!”随之严肃地宣布了三条规定:一不许中央机关为他的生日请客吃饭;二不许唱戏;三不许开大会。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与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八项规定》一样,也同样是一些非常具体的规定,有效地遏制了“四风”问题。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以律己,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保障了革命的胜利。然而,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危险和挑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更加坚定,从《八项规定》到新《准则》《条例》,党的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群众路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在长期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首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军民鱼水情深。1947年3月7日,河岔区农民为了表达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推倒了豪绅树的“功名碑”,树起了劳动人民“翻身碑”。人民的拥戴来自我们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躬身践行。
在杨家沟期间,部队所需的粮食是向当地老百姓买的,有些群众不要钱,但是我们都按市场价格给付。特别是中央首长对下面管理财务后勤的人员要求非常严格,坚决不白拿群众的一点。
在中共中央来杨家沟不久后的一天,一名喂马的战士跑来给周副主席报告:有一个叫宜权的小男孩,在马槽里抓吃马料,被马咬伤了耳朵。周恩来难过地说:“把娃娃饿坏了,要很快解决这个问题。”说完就派人给小宜权包扎伤口,并转身走进毛主席的窑门,汇报了这件事。两人商量决定,“亚洲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每人每天从口粮中节约一两粮,帮助群众度荒。主席以身作则,亲自带头,每次吃饭都要把黑豆面馍馍在手里掂一掂,认真地问管理员,今天我的一两口粮节省下来了吗?当管理员告诉他已经节省下来时,他才开始吃饭。并把节约下来的这些粮食挨家挨户送给杨家沟的贫苦农民。时在晋西北的贺龙听说后,特地给主席送来一些腊肉,见到餐桌上的腊肉,主席皱起了眉头,“这盘腊肉能买多少黑豆,大家都吃黑豆,叫我如何吃得下腊肉!”在艰苦的环境下,党的最高领导人坚持不搞特殊,同老百姓在一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
1948年春节,正月初一中午杨家沟的村民扭起陕北大秧歌走进新院,用陕北最隆重最传统的方式给主席拜年来了,在红火热闹的秧歌舞的感染下,一些中央领导也情不自禁地和村民一起扭起了大秧歌。
随着革命形势不断好转,毛泽东主席离开杨家沟的日子也日益临近。1948年3月21日清晨,毛主席一行从新院起身,沿着石坡路下来,前河两岸的人听说毛主席和党中央要离开杨家沟了,自发地跟在队伍两边给主席送行。毛主席给群众挥手告别,示意大家不用送了,大伙心里不舍,一直从沟里送出去,目送主席离开,久久不愿散去。毛主席虽然离开了杨家沟,但杨家沟的曙光却照亮了陕北大地,照亮了全国的解放事业胜利的征程。从此,中国共产党人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大道!1948年3月23日主席一行经吴堡县的川口渡过黄河,离开了战斗生活了十三年的陕北。过河之前,毛主席坐在石头上老往后看陕北,他很留恋陕北,忆往昔,峥嵘岁月,毛主席留恋的是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他曾说过:陕北是个好地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只要我们能继续发扬杨家沟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面对改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主动多去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相信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定能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充满自信!
今天,革命旧址静静地矗立,革命历史依然萦绕在耳边,革命精神在我们心中仍然缓缓流淌,我们似乎依旧能感受到“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豪迈气概、革命必胜的信心、救万民于水火的责任担当。群山犹如奔涌的江海,托起这个普通而伟大的村寨;土屋曾亮起彻夜不息的灯光,点燃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时光流逝带不走永恒纪念,岁月交替磨不去丰功伟绩。杨家沟作为承载革命精神的历史遗迹,将永远启迪后人。
推荐专题
1.十二月会议的主要内容。
2.习仲勋对陕甘边根据地的贡献。
思考题
1.杨家沟时期党的建设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启示。
2.杨家沟时期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3.转战陕北时期的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