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30 17:03:30
封面
版权页
内容提要
《定量分析化学》编写组
前言
符号及缩写符号表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前沿
1.4 定量分析的过程
思考题
第2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1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2.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2.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途径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习题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3.1 滴定分析法分类及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2 滴定分析法中的滴定方式
3.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4 浓度、活度与活度系数
3.5 滴定分析法中的计算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2 酸碱指示剂
4.3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4.4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5.1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配合物
5.2 配位平衡
5.3 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5.4 金属离子指示剂
5.5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5.7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
6.2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6.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6.4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6.5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7章 沉淀重量法和沉淀滴定法
7.1 沉淀重量法
7.2 沉淀滴定法
第8章 电位分析法
8.1 电位分析法概述
8.2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8.3 离子选择性电极
8.4 直接电位法
8.5 电位滴定法
第9章 分光光度法
9.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9.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9.3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9.4 显色反应与反应条件
9.5 仪器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9.6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10章 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10.1 概述
10.2 沉淀分离法
10.3 萃取分离法
10.4 色谱分离法
10.5 离子交换分离法
10.6 现代分离与富集方法简介
第11章 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1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3 气相色谱分析法
11.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5 毛细管电泳
11.6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附录
附录1 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2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附录3 常用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附录4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录5 氨羧配位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mol·L-1)
附录6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附录7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附录8 微溶化合物的浓度积(18~25℃,I=0)